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简称“木里中学”,英文名称“Muli Middle School”),公立完全中学。建于1958年。学校秉承“务本扬长,和谐兴藏”的办学理念,以“办好初中,办强高中,为高校输送优秀人才,为藏区培养合格建设者”为办学目标,致力于打造四川民族地区特色示范学校。2020年,学校被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评估确定为“凉山州示范性普通高中”,2022年荣获“凉山州教育发展先进集体”称号。
二、办学规模与师资力量
学校分初高中部两个校区。初中部位于乔瓦镇校园路34号,占地面积约37亩,现有教学楼2幢、综合楼1幢、标准化实验室及2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
高中部于2014年搬迁至乔瓦镇龙钦北街287号(原森林武警旁),占地76亩,现有教学楼2幢、综合楼1幢、实验楼1幢、图书馆1个、3个塑胶篮球场及400米环形跑道标准足球场。
全校占地面积113亩,全校共85个教学班,其中初中35个、高中50个;现有学生4334人,其中初中1894人、高中2440人。现有在编教职工291人,其中初中121人,高中170人;其中专职教师288人,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70人、二级职称128人,平均年龄32.43。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与活力并存的师资队伍。现有州级及以上优秀教师32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四川省优秀教师3人、凉山州骨干教师6人、凉山州优秀教师23人。有州级及以上论文或赛课获奖14人,其中省级获奖4人、州级获奖10人。
三、教学设施与改革创新
硬件设施方面。初中部配备计算机教室(70台)、语音室及藏书7.4万册的图书室;高中部增设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各3间,计算机教室(150台),并实现多媒体教室全覆盖。
生活保障方面。学生宿舍床位2460个,食堂自主经营,确保饮食安全与营养均衡;高中部设教师周转房3幢,改善教职工居住条件
民族特色与文化融合。校园建筑采用藏式风格,文化墙、雕塑等融入藏、彝、苗等多民族文化元素,营造多元包容的育人环境。开设藏文化课程,开展民族舞蹈、音乐等艺术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13年以来,学校进行全面改革,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考核制度,严格实行层级管理,推动学校迈上特色发展道路。
(一)审时度势,强力改革,全面规范教育教学秩序。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下,在棠湖中学的悉心指导下,我校实施了全面改革,专项整治学校的治安环境,一是整顿学生的食宿仪表,严管校门,严查管理管制刀具棍棒等违禁物品,规范师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学校只讲“三种关系”,即: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凡事就事论事、依法依规办事,彻底整治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混乱局面;三是建章立制,全力推行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学校常规管理,严格实行考核评估制度,奖优罚劣,结束了吃大锅饭的局面。通过专项整治,学校近9年未发生大的安全事故,民族团结工作得到州县的充分肯定,2017年被评为州级民族团结示范学校,2022年确定为四川省第二批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学校,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得到充分保障。
(二)广泛借力,取长补短,着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班子以办大教育的思维,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强与省内外教科研专家和知名校长的碰撞交流,有效拓宽教师的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全力推行“三段教学”教学改革模式,大力推行新课改,每年邀请数10位专家到校督导培训,利用节假日派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到省内外优校学校跟岗培训,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实现了从2015年的个位数到2025年的272人。
(三)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实现跨越发展。2017年2月,学校排除万难、下定决心,在全省第二家推行“分层教学、选课走班”新高考改革,通过不断探索、总结、优化,为顺利适应新高考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2017年12月,黄河校长代表凉山州在全省新高考改革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赢得全体同仁一致好评。2018年4月,凉山州选课走班现场会在木里中学召开。2022年11四川省中学校长协会在我校召开教学研讨会。2023年10月,四川省教育厅在我校召开“三州两市”联合教研。我校借改革之机,实现了借道超车,赢得了发展先机,增强了改革的信心,也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四)转变方式,信息引领,教学和管理更加有效。县财政投入900多万元,全面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建成了高效快捷的校园网络;建成了官方网站、走班数字校园管理平台、直录播系统、校园安防监控平台、网络云盘等一批教育信息化2.0重点应用;实现了一网进入,全域访问,随时下载;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全州领先,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水平。2021年,学校利用信息化建设优势,大力推进成都七中网络直播教学,目前已稳运行5年,网班出口质量领先全校。
四、教学质量与荣誉
(一)高考本科上线人数逐年攀升。
2015年高考硬上本科线仅7人。2016年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文化本科硬上线42人(重本2人),艺体双语本科上线11人,各项本科录取合计74人。2017年高考稳步上升,文化本科硬上线58人(重本8人),艺体双语上线11人,各项本科录取合计99人。2018年高考再创新高,文化本科硬上线81人(重本8人),艺体双语硬上线36人,各项本科录取人数创新高,达到176人。2019年高考稳步提升,文化本科硬上线86人(重本9人),艺体双语硬上线33人,各项本科录取人数达到177人。2020年高考质量显著提高,文化本科硬上线98人,重本硬上线11人,艺体本科上线23人,各类本科录取人数达190人,首次600分以上学生4人。2021年高考质量再创新高,首次突破百人大关,本科硬上线126人,重本硬上线21人,艺体双上线28人,各类本科录取达228人。2022年,高考质量再创新高,本科硬上线163人,重本硬上线18人各类本科录取265人。2023年,本科硬上线164人,重本硬上线22人,各类本科录取278人。2024年,本科硬上线216人,重本硬上线30人,各类本科录取350人。2025年,本科硬上线272人,硬上特控制线49人,艺体双上线72人,各类本科录取420人。
(二)多次荣获教学质量奖励。
近年来,我校在教学质量评估中获奖。2019年获评凉山州高中教学质量二等奖;2020年,获评凉山州高中教学质量二等奖;2021年,获评凉山州教学质量考核一等奖;2022年,获评凉山州教学质量考核二等奖;2018-2020年,获评凉山州教学质量进步奖;2020年12月成功创建为凉山州示范性普通高中;2022年4月,获评“凉山州教育发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近几年凉山州普通高考综合评估中,我校排中上水平。
五、再接再厉,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在国家、省、州、县各级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省教科院、攀枝花市教科所和成都双流棠湖中学、大河中学和浙江省部分学校的精准帮扶下,我校由乱而治,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教育教学质量逐年上升,重树了木里人民对教育的信心。
木里中学将继续深化改革,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更大支持,着力在办学特色和内涵上下功夫,强化教科研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数智化水平,五育并举,努力实现“建设四川省藏区一流中学”的愿景,努力创建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为木里县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助力木里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8月)